立足口岸建功業 助推懷化大發展
——懷化鐵路口岸建設紀實
李承芳
歷史,會記住這一天——2018 年6 月29 日,隨著一聲嘹亮的汽笛長鳴,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國際貨運班列由懷化鐵路口岸緩緩出發,駛往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自此,懷化成為繼省會長沙之后,全省第二個、市州第一個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也加入了中歐班列的“朋友圈”。中歐班列的開通,打通了武陵山片區、大西南地區乃至東盟地區聯通歐洲腹地的快速通道,是懷化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打通國際大通道的重要舉措。以中歐班列為標志,懷化對外開放的大門將會越開越大。交通的大變化,讓懷化區位優勢更加明顯,成為聯結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市、湖南“一核三極”發展戰略中重要一極。省政協副主席、中共懷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彭國甫感慨地說:“中歐班列的開通,使鬼話變成了神話”。
在懷化鐵路口岸的建設進程中,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的集體智慧,濃縮了五百二十萬“五溪”兒女的殷切期盼,凝聚了交建投總公司全體建設者的寶貴心血,演繹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壯麗畫卷……
一、時不我待,繪就發展新藍圖
懷化有“五省通衢”“火車拖來的城市”之稱,焦柳鐵路、湘黔鐵路、渝懷鐵路和滬昆高鐵、懷邵衡懷鐵在懷化城區交匯。懷化的發展,既沒有上世紀七十年代東部沿海地區的特區政策,也沒有九十年代西部開發時的特別優惠,靠的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建設開通的湘黔鐵路、枝柳鐵路而創造的奇跡。但是,由于周邊交通環境大幅改善、公路運輸強力崛起等因素,懷化市鐵路貨運量近年來一直保持遞減趨勢,鐵路樞紐城市的重要性和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越來越弱,懷化作為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的地位也隨之逐漸削弱,陷入只有區位沒有優勢的尷尬。懷化作為全省十四個市州中地域面積最大、人口數量第七的地級市,而GDP總量在全省排第十二、人均GDP第十三、地方財政收入第十,廣大干部群眾對改變懷化的落后面貌呼聲強烈、翹首以盼。
民有所呼,就要有所應;民有所盼,就要有所為。區位優勢要靠交通優勢來體現,發展優勢要靠交通先行來支撐。如何將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變為發展優勢,成為助力懷化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擺在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案頭,經反復研究,決定建設懷化鐵路口岸,相關部門馬上緊鑼密鼓地開展各項準備工作。2013年12月,省政府批復設立懷化鐵路口岸。2017年6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懷化調研時要求“加快把懷化建設成為全省的西南門戶和新增長極”。懷化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者下定決心,一定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以加快懷化鐵路口岸建設為抓手,努力破解懷化發展難題!
二、使命在肩,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7年2月6日,懷化市政府第9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鐵路口岸建設實施工作,會議明確市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建設和運營懷化鐵路口岸。任務明確后,交建投黨組高度重視,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班子成員一致表示:“ 一定要加快建設進度,以優質高效的成績向懷化的父老鄉親匯報!”。為順利推進口岸建設,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賦予的使命任務,交建投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統一思想認識,成立了專門的領導班子,從公司抽調十余名精干力量,組成了鐵路口岸建設指揮部及辦公室,負責口岸建設項目的協調、服務、督察及前期工作。辦公室設立了綜合組、項目工作組、資金保障組、協調督察組等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加快推進。各工作組根據目標任務,制訂了實施方案,量化工作任務,倒排任務工期,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逐個環節全力推進。
由于鐵路口岸建設對懷化本地而言是一項新生事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難以想象。指揮部經研究,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主動學懂弄通相關法規政策,二是積極與發改、商務、海關、鐵路等部門溝通請教,三是組織骨干向已建成鐵路口岸的兄弟地區參觀見學,四是結合懷化實際搞好現場調研論證。經過近5個月的艱苦努力,完成了項目的立項、可行性論證、環境評估、水文影響調查,規劃方案設計及評審、初步設計及評審、施工圖設計、工程預算及財評、工程招標掛網、場地騰空、舊建筑拆除、清表及場地平整工作。2017年7月,交建投公司注冊成立了專門的口岸管理運營公司;9月22日,口岸正式開工建設;9月27日,完成了海關監管場所的設立審批;10月23日,廣鐵集團復函懷化市人民政府,支持懷化開行“懷新歐”國際班列,完成鐵路集裝箱業務、國際貨運業務的資質審批和機械設備的購置;2018年6月15日,口岸施工全部完成。
在口岸建設中,交建投主要領導堅持“周碰頭、月調度、季講評”工作機制,先后三十余次深入建設現場調研。指揮部領導既掛帥、又出征,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全體建設者上下整體聯動、協同履責、同舟共濟,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形成了強大而高效的工作合力,推動口岸建設按照預定計劃穩步實施。為向兄弟地區請教,他們風餐露宿;為取得相關部門支持,他們櫛風沐雨;為充實口岸建設相關知識,他們挑燈夜戰;為取得拆遷對象的支持理解,他們苦口婆心……無論遇到何種困難,受了多少委屈,全體建設者始終堅守一個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
三、聚焦發展,砥礪前行譜新篇
自2017年5月份以來,交建投先后與多家國內進出口公司和專業物流公司進行對接,尋找合作伙伴,經反復比選,最后確定與湖南湘歐快線物流公司進行合作,充分利用該公司的人才優勢和國際物流網絡資源,共同合作運營口岸,主營懷化至歐州的國際貨運班列業務。2018年6月22日,口岸取得集裝箱運輸資質;6月27日,完成海關對監管場所的驗收;6月29日,中歐班列在懷化鐵路口岸成功開行,懷化涉外經濟發展邁入新時代。中歐班列開行以來,截止2019年11月16日,懷化鐵路口岸開通懷化至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和伊朗首都德黑蘭3條國際班列線路,共開行班列37列、1700個集裝箱、貨值1.45億美元。
2017 年2 月3日,懷化入列“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2018年11 月20 日,懷化市武陵山片區四省聯動共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集裝箱公鐵水聯運示范工程入選全國第三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名單。因此,懷化正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為懷化加快建設步伐,也為懷化鐵路口岸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大交通形成大物流、吸引大產業,大產業推動大發展。“交通圈”就是“經濟圈”,只有建設好、利用好交通網絡,才能真正打開山門,實現開放崛起。隨著交通條件和鐵路口岸建設的日益改善,依托它形成的“虹吸效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大產業、新業態勢必然加速向懷化匯聚,助推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使懷化形成新的發展高地。我們交建投計劃趁勢而上,構筑鐵路“大港口”,鑄就貨運“大樞紐”,全力推進鐵路正式口岸建設,規劃建設綜合物流園,進一步凸顯懷化鐵路、懷化物流在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區周邊城市的“龍頭”地位,使懷化的區位優勢真正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新的征程已經開啟,新的征程呼喚新的作為。交建投及全體口岸人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激情追夢,砥礪前行,以前所未有的豪情壯志,在建設懷化發展新增長極的新征程上闊步前進!